
- Cheng-Te Lee, Kuo-Hsing Kuo and Chen Fang, (2015), “Environmental Tax and Return Urban-Rural Migration”, Singapore Economic Review, Forthcoming. (SSCI)
- Chen Fang and Cheng-Te Lee, (2014), “Coexistence of Sustained External Imbalance and Real Exchange Rate Misalignment: The Underlying Fundamentals”, Economics Bulletin, 34(3), 1714-1722. (EconLit)
- Cheng-Te Lee, Kuo-Hsing Kuo and Chen Fang, (2014), “Free Trade and Economic Growth”, Australian Economic Papers 53(1-2), 69-76. (SSCI)
- Cheng-Te Lee, Kuo-Hsing Kuo and Chen Fang, (2014), “Common Market and Equilibrium Growth”, Economics Bulletin, 34(1), 480-493.
- Cheng-Te Lee, Shang-Fen Wu and Chen Fang, (2013), “Growth and the Enlargement of a Common Market”,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3(6), 1-12. (EconLit)
- Cheng-Te Lee, Kuo-Hsing Kuo andChen Fang, (2013), “Environmental Tax, Urban Minimal Wage and Welfa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5(12), 86-93. (EconLit)
- Chen Fang and Po-Sheng Lin, (2013), “Traded Bond Denominations, Shock Persistence and Current Account Dynamics: Another Look at the Harberger-Laursen-Metzler Effect”, Pacific Economic Review 18(4), 502-529. (SSCI)
- 方誠與周勝年 (2009), “內生化勞動供給,調整成本與最適關稅”, 《德明學報》, 33 (2), 16-31.
- 林柏生與方誠 (2002), “資本移動限制, 調整成本, 與貿易自由化”, 《經濟論文叢刊》, 30 (3), 335-360. (TSSCI)
- 方誠與林淑芬 (2012), “Favor or Obstruction? Reciprocal Tariff Concession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Multilateral Trade Negotiation”, 台灣經濟學會與台灣效率與生產力學會2012年聯合年會暨第13屆全國實證經濟學研討會. 中央大學經濟系暨產業經濟研究所.
- 方誠 (2010), “Importable Investment and Traded Bond Denomination in the Harberger-Laursen-Metzler Effect,” 2010年中華國際經貿研究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政治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
- 方誠 (2010), “Can Real Depreciation Improve the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Another Look at the Harberger-Laursen-Metzler Effect”, 2010國際經貿與商務發展系列研討會(一),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國貿系.
- 方誠 (2009), “Denomination Choices of External Debt in the Harberger-Laursen-Metzler Effect”, 2009現代管理與創新學術研討會, 明新科技大學國企系.
- 方誠 (2009), “Terms of Trade, Real Exchange Rates and the Current Account: Another Look at the Harberger-Laursen-Metzler Effect”, 2009 國際貿易與企業經營學術研討會,文化大學國貿系.
- 林柏生, 徐耀南與方誠 (2008), “Intertemporal Equivalence of Tariffs and Quotas: An Exploration on the Timing of Trade Liberalization”, 2008第七屆中華決策科學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管理學院.
- 方誠 (2007), “Tariff Reduction, Unemployment and Intersectoral Changes,” 中華國際經貿學會研究學會年度研討會, 政治大學商學院
- 方誠與林淑芬 (2006), “實質利率,實質所得與經常帳餘額:進出口價格變動之對稱性”, 中華國際經貿學會研究學會年度研討會, 政治大學商學院.
- 林淑芬與方誠 (2006), “Tariff Reduction, International Capital Mobility with Asymmetric Countries”, 中華國際經貿學會研究學會年度研討會, 政治大學商學院.
- 林柏生, 徐耀南與方誠 (2005), “跨期一般均衡下關稅與限額政策的均等關係”, 國際經貿政策研究中心年度研討會, 政治大學商學院.
- 方誠與徐耀南 (2005), “內生化勞動供給,調整成本與最適關稅”, 國際經貿政策研究中心年度研討會, 政治大學商學院.
- 方誠 (2003), “貿易自由化、技術差異、與勞動失業”, 《金融改革與未來發展趨勢研討會》, 台北: 德明技術學院財務金融系.
- 林柏生與方誠 (2002), “無限期不連續模型之下的要素調整成本與貿易自由化”, 《國際經貿政策研究中心年度研討會》, 台北: 政治大學商學院.
- 林柏生與方誠 (2002), “實質利率選定與跨期消費最適化:貿易條件變動對經常帳餘額與福利有何影響”, 《兩岸經貿新局面研討會》, 台北: 德明技術學院國際貿易系.
- 林柏生, 方誠與林淑芬, (2000), 《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 華泰書局。
- 林柏生, 方誠與林淑芬, (2001), 《國際經濟學:國際金融理論》, 華泰書局。
- 林柏生, 林淑芬與方誠, (2005), 《國際經濟學 (下冊):國際金融》, 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 林柏生, 林淑芬與方誠, (2005), 《國際經濟學 (上冊):國際貿易》, 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 林柏生、林淑芬、何祖平與方誠, (2009),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 林柏生、林淑芬、何祖平與方誠, (2009), 《國際金融》,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 林柏生、林淑芬、何祖平、方誠與李政德, (2015),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 林柏生、林淑芬、何祖平、方誠與李政德, (2015), 《國際金融》,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 貨幣貶值對經常帳餘額與國外資產淨額所產生之貿易面與金融面調整, 行政院科技部大專生研究計畫 (NSC104-2815-C-147-012-E), 2015年7月至2016年2月。
- 貿易自由化與國際要素移動, 行政院國科會大專生研究計畫 (NSC102-2815-C-147-002), 102年7月至103年2月。
- 調整成本,失業,與貿易自由化, 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NSC92-2415-H-147-001), 92年8月至93年7月。
計畫期間 |
---|
►國立政治大學國貿所博士
►國立空中大學基隆學習指導中心組長
►國立空中大學附設空專綜合商業科主任
►國立空中大學商學系助理教授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國際貿易系助理教授
►國立空中大學附設空專綜合商業科主任
►國立空中大學商學系助理教授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國際貿易系助理教授